夏节兼逢大庆年,天中无事不称仙。
欣看麦穗迎薰实,自合榴花分外鲜。
蒲宴联情嬉有戒,龙舟观度斗应捐。
呼前笑谓于阗长,投石宁须一颗圆。
端午日侍皇太后宴并携王大臣观龙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端午日侍皇太后宴并携王大臣观龙舟》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盛况,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端午节不仅是汉族的重要节日,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通过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以及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诗中的“天中无事不称仙”和“欣看麦穗迎薰实”,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节日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丰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皇权和社会秩序的重视。在封建社会,帝王的权力至高无上,而皇帝的活动往往代表着整个社会的风貌。诗中提到“呼前笑谓于阗长(郡王霍集斯赐第京师是日并命预观霍集斯向即为和阗部长也),投石宁须一颗圆”,显示出宫廷中君臣之间的礼节与尊卑关系,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于国事的关注和对于群臣的尊重。
《端午日侍皇太后宴并携王大臣观龙舟》不仅是一首反映节日庆典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刻文化意蕴和丰富历史背景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的社会风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变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