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南郊述事

惟乾资始运无穷,来复灰飞缇室筒。
应节迎阳修大祀,升香晋璧凛微躬。
纪年廿五钦天数,省岁雨旸恊穑功。
幸与吾民同沐泽,越因沐泽惕渊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至南郊述事》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他对国家大祀的崇敬之情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弘历(1711-1799),即清高宗,清代皇帝。年号乾隆,在位时间从1735年至1796年。他爱新觉罗氏,满族,雍正第四子。
  1. 诗歌原文
    问夜惟闻阴或晴,庆逢升辇集祥霙。
    烛含玉蕊辉千朵,乐叶琼葩奏六英。
    气复始阳钦朔旦,膏培宿麦惠农耕。
    近安远奠均天贶,顾諟恒殷劼毖诚。

  2. 诗歌内容解析

  • 第一联:“问夜惟闻阴或晴,庆逢升辇集祥霙。”描述了诗人在询问夜晚阴晴情况的同时,也庆祝了皇帝的驾临带来吉祥的雪花。
  • 第二联:“烛含玉蕊辉千朵,乐叶琼葩奏六英。”描绘了蜡烛光芒四射,如同无数玉蕊绽放,音乐中演奏着六英的旋律,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和谐。
  • 第三联:“气复始阳钦朔旦,膏培宿麦惠农耕。”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开始复苏,阳光普照大地,为农田带来了滋润,预示着农业丰收。
  • 第四联:“近安远奠均天贶,顾諟恒殷劼毖诚。”强调了皇帝对国家安宁的关怀,以及对治理国家始终如一的谨慎和诚意。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全诗充满了对国家繁荣、民族团结和自然和谐的美好祝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民族和谐的珍视。
  • 艺术手法:运用生动的自然意象和象征性的语言,使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诗意,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1. 诗歌的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作为乾隆帝的作品,《冬至南郊述事》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一种反映和评论。
  • 文化传承:这首诗歌体现了清朝时期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冬至南郊述事》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国家繁荣、民族和谐以及自然和谐美好愿景的诗歌,也是清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文化特色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