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介绍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块瑰宝,也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阅读《道德经》时,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以下是对《道德经》的介绍:

  1. 《道德经》的重要性:《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的核心文本,其地位无可替代。老子的思想不仅奠定了后世道教的基础,还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所蕴含的辩证法原理、自然观念、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核心思想解读:《道德经》中的核心观点之一便是“道法自然”。这一理念认为万物皆遵循自然的规律发展变化,人类应顺应自然,不可强求,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道德经》中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原则,主张领导者应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控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3. 社会影响:《道德经》对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到军事,从经济到艺术,老子的哲学思想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特别是在治国理政方面,老子的许多观念被后来的统治者所采纳,如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等,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

《道德经》的阅读和研究,不仅能让人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智慧,还能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将道家的自然主义和无为而治的理念应用到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中。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原则,可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道德经》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蕴含着深刻哲理和智慧的经典。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和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注解

载营魄抱一: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抱,一作“袌”;一,指道,

专气:即集气。专,一作“槫”,结聚之意。

能婴儿乎:一作“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

涤除玄鉴: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涤,一作“脩”,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监,一作“览”,镜子。

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即无为而治。爱民治国,一作“爱民活国”;无以知乎,一作“无以为乎”;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

开阖:一作“启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句:一作“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畜:养育、繁殖。

生而不有:一作“生而弗有”。

为而不恃:一作“为而弗恃”。

长而不宰:一作“长而弗宰”。

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