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介绍
《道德经》全名曰《黄帝内经》,又称作《老子五千文》、《老子道论纲要》。此篇分为上下两篇章,共81章(其中第四十八章为下篇文章),主要解释了“柔道”、“谦虚”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40至43章讲述了水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强调人应该像水一样柔软、平滑地流动。这一观点反映了老子对万物生长变化的看法,他认为生命如水流一般充满张力并能调节自己适应环境。
从上到下第四十九章解释了道德之道的要点,包括仁者爱人、“无为而治”等哲学思想,在政治领域中体现了“以柔克刚”的技巧。这一章节的重点在于引导人们理解宇宙万物的发展和自然界的过程。
41至67章涉及生命与死亡、自然与社会的问题,并通过反讽的方式指出事物的平衡状态,以及追求个人内在平静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这些内容旨在教育人们如何正确处世并掌握道德之道。
《道德经》主要阐述了道德伦理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在生活中保持谦虚和柔弱的态度。它的哲学思想对东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至今依然被国内外众多学者、作家及艺术家所推崇。以上是《道德经》四个重要篇章的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这段珍贵的历史文献。
注解
为学日益:为学,是反映探求外物的知识。此处的“学”当指政教礼乐。日益:指增加人的知见智巧。
为道日损: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的途径,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此处的“道”,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损,指情欲文饰日渐泯损。
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取:治、摄化之意。
无事:即无扰攘之事。
有事:繁苛政举在骚扰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