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介绍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道可道,非常道。」这段话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的一段论述。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

整句话含义是:“言语表达出来的就是真理吗?不是。我所要探讨的是无法言传的真谛。”这句看似简单的陈述揭示了一重要的信息:语言不能完全、准确地传递道之本源,只有在生活中或心灵深处感知到才能真正领悟。

《道德经》作为中国古老的儒家哲学著作之一,融合了阴阳五行等思想理念。它所描述和探讨的对象非常广泛,但其中的“道”是其核心主题,在道教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老子提出的很多概念如无为而治、柔弱胜强等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道德经》并不是一部理论性的哲学著作,而是通篇阐述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与宇宙自然规律相结合的生存智慧。“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尤其重要,在生活中指出了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积极应对变化等人生哲理。总之,《道德经》是东方智慧哲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注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句是说,知道的人不说,爱说的人不知道。另一种解释是,聪明的人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不聪明。还有一种解释是,得“道”的人不强施号令,一切顺乎自然;强施号令的人却没有得“道”。此处采用第二种解释。

塞其兑,闭其门:塞堵嗜欲的孔窍,关闭起嗜欲的门径。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句意为挫去其锐气,解除其纷扰,平和其光耀,混同其尘世。

玄同:玄妙齐同,此处也是指“道”。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这几句是说“玄同”的境界已经超出了亲疏、利害、贵贱等世俗的范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