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泛山阴溪路

棹入烟花浦,山迎彩鹢舟。
桃霞烘日重,柳线曳风柔。
应接真无暇,清明适与谋。
若耶知不远,且迟命清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泛山阴溪路》是一首清代乾隆时期的诗歌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
  • 《舟泛山阴溪路》的作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要诗人。
  1. 诗歌原文
  • 棹入烟花浦,山迎彩鹢舟。桃霞烘日重,柳线曳风柔。应接真无暇,清明适与谋。若耶知不远,且迟命清游。
  1. 诗歌赏析
  • 诗中描绘了春天时在兰亭赏景的美好情景,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 诗句“棹入烟花浦,山迎彩鹢舟”描绘了船只进入风景如画的兰亭,山峦迎接着彩绘的船只,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丽的画面。
  • “桃霞烘日重,柳线曳风柔”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桃花如霞光照映着天空,柳树轻拂着微风,增添了一份柔情和生机。
  1. 背景知识
  • 兰亭,位于山阴县西南二十五里,是一处著名的文化遗址,历史上文人墨客常在此聚会。
  • 《舟泛山阴溪路》的创作年份为乾隆十六年春,当时乾隆皇帝曾御制此诗。
  1. 文学价值
  • 此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平静的生活情趣。
  •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舟泛山阴溪路》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歌,也是了解清代文化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艺术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