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登穹塔,九秋纵远观。
目穷寥廓外,身在云霞端。
镇尔天籁发,飒然衣袂寒。
宇宙渺无极,吾心与共宽。
登云罩寺定光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云罩寺定光塔”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清朝乾隆皇帝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乾隆帝对登云罩寺定光塔的直接描写,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
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康乾盛世”。乾隆帝在位期间,不仅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经济发展迅速,而且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的诗作多涉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生活、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感悟,展现了乾隆帝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登云罩寺定光塔》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登云罩寺定光塔的壮丽景象,以及作者在登高望远时的心境感受。诗中“三度登穹塔,九秋纵远观”、“视下曾无地,言高只有天”等句子,通过对塔与天地关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而“步步烟霞路,行行般若船”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行走在寺庙和塔之间,如同乘坐在般若之船上,遨游于宇宙之中的情景。
“登云罩寺定光塔”实际上是乾隆帝的一首诗歌作品,而非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窥见乾隆帝的艺术才华和深邃思想,也可以感受到清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