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昔盐二十首 其十 长垂双玉啼

钩绦将熨贴,重叠粉痕啼。
衣寄愁鸿北,心飞到陇西。
背弹温冷被,独抆守空闺。
懊恼灯花暗,多因珠雨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昔昔盐二十首·长垂双玉啼》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赵嘏:唐代著名文学家,以其清新淡远的诗风著称,尤擅长写景咏物。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水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1. 原文解析
  •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这两句描述了一对恋人在相思之情中,泪水滴落的情景。”度日暗中啼”则表达了这种相思之苦如同度日如年,难以熬过。
  •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这里用“雁出”和“人犹”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象征了恋人之间的分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思念之情的深远。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与地点:虽然无法确定确切的创作年份,但可以推断这是唐代诗人赵嘏在游历或任职于边塞地区时所作,反映了当时边关生活的孤寂和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使用了“红泪”、“暗中啼”、“雁出”、“人犹”等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氛围。
  • 情感表达: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
  1. 文化价值
  • 反映边塞风貌:此诗反映了唐代边塞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将士们的辛劳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情感共鸣:作为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古诗,它能够引起读者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共鸣,具有深刻的情感意义。
  1. 赏析与批评
  • 赏析:赵嘏的这首《昔昔盐二十首·长垂双玉啼》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谊。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 批评:虽然这首诗在唐代就已经广为传颂,但其艺术成就和情感深度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边塞将士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