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汤山行宫即事 其三

晴影入庭深,池流引暗琴。
雪花喷龙口,香穗发兰心。
脉脉符仁义,溶溶镇酌斟。
徘徊思浴德,讵止涤尘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驻汤山行宫即事其三》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为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他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的帝王,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他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高超的成就,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文关怀。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晴影入庭深,池流引暗琴。
    雪花喷龙口,香穗发兰心。
    脉脉符仁义,溶溶镇酌斟。
    徘徊思浴德,讵止涤尘襟。
  • 译文
    晴朗的阳光映照进庭院深处,池塘中的流水轻轻拨动着琴弦。
    白雪从龙口中喷洒而下,香气四溢,如同兰花般绽放。
    这象征着仁义的脉脉之情,以及宁静中斟酌饮酒的情景。
    我不禁驻足沉思,沐浴在道德之中,心灵得以净化,不仅仅是为了涤除尘世的尘埃。
  1. 诗歌赏析
  •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德行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 诗中“雪花喷龙口”等意象,不仅形象生动,还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1. 创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乾隆年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国力强盛,文化艺术也达到高峰。在这样的背景下,乾隆帝的诗歌作品不仅是个人的抒情表达,也是国家文化的一个缩影。
  1. 艺术特色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同时,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描写,又有深刻的人文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底。
  1. 历史影响
  • 《驻汤山行宫即事其三》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文人都曾对其进行研究和模仿,使得这首古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驻汤山行宫即事其三》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德的和谐统一。它不仅是乾隆帝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化精神的象征。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将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和探讨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