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秋诗用元微之生春诗韵 其七

何处生秋早,秋生野墅中。
桔槔闲过夏,砧杵响随风。
路远书难寄,宵深梦未融。
欲知无限思,弱妇两眉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秋诗用元微之生春诗韵其七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只手将天门。
坐觉云生落照里,
行闻马跃南陌喧。

此身飘泊苦西东,
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石帆下,
冥冥倚杖白云中。

圣代即今多雨露,
暂时分手莫踌躇。
应须击汰足清波,
何惜杯中吐故夫。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天,当时杜甫因避安史之乱而流寓夔州,在夔州两年期间,他先后四次经过云安郡(今重庆市云阳县)。公元762年(上元二载)春初,他在云安县附近的石桥驿,写下了这首《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二首。前四句写诗人在云安郡的所见所感。首联以秋风萧瑟起兴,“秋风吹地百草干”,描写了秋天气候干燥、万物凋零的景象;“华容”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云安郡时,偶然遇到一位老妇人,她手执一柄大斧,正挥舞着劈开天门山的道路。颔联“坐觉云生落照里,行闻马跃南陌喧”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看到夕阳西下,群山之间云雾缭绕;而当行至南边的道路上时,又听到马蹄声由远及近,热闹非凡。颈联“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无依、身体残疾的感慨。尾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则是说当前国家正处于多灾多难之际,我们应该珍惜时光,不要犹豫不决。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深沉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