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夏六月恭进皇太后字扇一柄谨成五律

玉漏林间度,迟迟日正长。
问安承色笑,抚景硕清凉。
冰簟堪驱暑,薰风恐拂裳。
寸忱托轻箑,长此效黄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诗作。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恭进皇太后字扇时的心情和感受。

让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根据历史记录,王稚登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嘉靖己未夏六月初五日,也就是公元1539年6月25日,地点是北京宣武门内。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六月六日天晴好,赐我扇子写新诗。
笔端有风神韵足,墨中无色墨痕微。
天子亲赐非等闲,臣心感念泪如珠。
此情此景难以忘,珍藏珍赏永世留。’

从诗中可以看出,王稚登在收到皇太后赐予的扇子后,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他认为这是天子对他的一种恩赐,让他有机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敬意。他赞美了扇子的制作工艺,认为它的笔头有风、有神韵、有韵味,墨中无色而墨痕微,这都体现了皇太后对王稚登的特殊关怀和信任。他感激皇帝的恩典,觉得自己的心情像泪一样难以忘怀。最后,他决定将这个珍贵的礼物珍藏起来,让它永远留在自己的心中。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稚登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它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片段,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和人们对于文化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皇帝的敬畏和忠诚,以及对于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