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浴蚕

湔裙波蘸蘼芜碧。冷雨酿、新烟寒食。
青叶紫柘苞初坼。杨柳杏花巷陌。
春阴重、啼鸠乍寂。才上箔、润馀芳泽。
蚕娘早赛祈生涩。缕缕情丝缫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杏花天·浴蚕》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词作,由明代文学家李复创作。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背景:李复,字文焕,号渑谷,是明代山东益都人。他的仕途颇为显赫,曾官至知府。然而在嘉靖年间,李复因丁忧致仕归乡,与石存礼、冯裕、刘渊甫等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
  2. 艺术特色:《杏花天·浴蚕》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词中巧妙地运用了“中庭”与“闲着”两个意象,通过对比展现了农人忙碌与栀子花无人欣赏的反差。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效果,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某种矛盾状态。
  3. 养蚕技术:在古代,蚕种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据《周礼》、《陈旉农书》等古籍记载,古人有“浴蚕”的方法,即将蚕种放入盐水或石灰水中浸泡,以选出优良品种。这一过程被称为“天浴”,是一种自然淘汰法则,意在汰劣选优。
  4. 诗词赏析:《杏花天·浴蚕》不仅是对蚕种处理方式的描述,也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颂。全词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农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同时,词中的“天浴”一词,既是对蚕种处理技术的概括,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杏花天·浴蚕》不仅是一篇描述农村生活和养蚕技术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生活智慧的田园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