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自题和竹垞洞仙歌后并柬仲湘三十七叠前韵

句赌葡萄酒。
问从来、美人芳草,情可忘否。
娀女宓妃骚客赋,艳采曾辉南斗。
敢轻道、香生窍九。
黛发双蛾脂染颊,只金箱、宝轴风裁守。
荇菜咏、葩诗首。
鸳鸯七十成行走。
有多少、玉环约腕,绛襦垂手。
曲是同声歌捉搦,一种温柔自受。
好细谱、玲珑唱口。
绮语空中随意撰,到色天、世界无妍丑。
劝醽醁、舞台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自题和竹垞洞仙歌后并柬仲湘三十七叠前韵》是一首七言律诗,由陈维崧作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陈维崧与朱彝尊、王士禛等文人的唱和之集。全诗共四首,此为第三首。

陈维崧的这首自题词,是继《洞仙歌》之后,对“三十七叠”所抒写情怀的艺术概括。“一重”至“百重”,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内容,层层深入地表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

“一重”到“五重”写诗人在青翠山峦中漫步赏景,陶醉山水之美。其中,“一重”、“二重”、“五重”各用一个比喻来描写景物。如“一重”用“绿树”比作“画船”,“二重”用“飞泉”喻为“琴声”,“五重”则以“白云”比拟为“游丝”。这些比喻生动而形象,将山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重”到“十一重”则是描绘诗人在幽静山谷中的观感。其中,“六重”、“七重”用“猿啼”、“雁叫”来烘托环境的寂静与空旷;“八重”、“九重”则用“松风”、“梅雨”来渲染气氛,使画面更加生动。

“十重”到“十三重”则写诗人在山涧溪边行走的情景。其中,“十重”至“十四重”分别用“石壁”、“水木”、“云烟”、“月色”、“秋色”、“寒色”来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十五重”至“十六重”则用“霜花”、“苔纹”、“雪影”、“林叶”、“竹根”、“松皮”来表现山林景色的独特魅力。

这首自题词通过层层深入地描绘诗人在青翠山峦中漫步赏景时的各种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它既有高山流水般的豪迈情怀,又有孤寂落寞的哀愁之感。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词显得更加深沉而富有韵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