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四 (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世变日以亟,文告不足申。
鳄鱼实冥顽,杀之非不仁。
遥遥千百年,继韩仅有陈。
南荒富物怪,不独鳄病人。
我闻有独鬼,凭城殃潮民。
昔有贤使君,为文告之神。
驱去旋复来,不能歼厥身。
用独已可惊,况乃用其群!
嚣然来鬼国,飞磷张双轮。
攫人以为餐,朋踞大海滨。
天威不肃杀,安得回阳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供的文本“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四 (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作品之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化的感慨和对文学在社会变革中作用的思考。接下来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主题:丘逢甲在诗中表达了对世界变化快速、文告不足以应对的忧虑。他认为鳄鱼虽为冥顽之物,但杀戮它们并非不仁之举。同时,他也提到了历史上有贤明的使君,他们曾为文告之神,然而他们驱除后又被复来,显示了无法完全根除这些现象。

  2. 诗中的意象:诗中提到了独鬼以及其群体,它们出现在城市的上空,带来灾难。此外,诗中还描述了天威不肃杀的情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无法用武力解决某些问题的无奈。

  3. 诗歌风格:丘逢甲的诗歌以简洁明快著称。他的诗句通常语言质朴却含义深远,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历史背景:清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变革,许多志士仁人都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改变现状。

  5. 文化意涵:这首诗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文学价值的重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展现了文人的担当与勇气。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朝晚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