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刘翰怡京卿承干

未曾识面已相怜,祇为流传句数联。
贫病依刘空有愿,乱离访戴更无缘。
感恩何日酬知己,报德衰年叹逝川。
春树暮云频引领,最关情是李青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赠刘翰怡京卿承干》是一首由清代诗人王松创作的七言律诗。该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意境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彼此间的相互理解。以下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王松,字荫三,号子乔,江苏太仓人,擅长画兰竹且精于音律,有《寿竹居琴谱》、《子乔随笔》等著作。
  1. 诗词原文
    未曾识面已相怜,祇为流传句数联。
    贫病依刘空有愿,乱离访戴更无缘。
    感恩何日酬知己,报德衰年叹逝川。
    春树暮云频引领,最关情是李青莲。

  2. 诗意解析

  • 未曾识面已相怜: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虽然未见但已经感受到了彼此的同情与理解。
  • 祇为流传句数联:意味着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值得流传。
  • 感恩何日酬知己:反映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未来能够回报友情的期待。
  • 最关情是李青莲:这里的“李青莲”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诗人以此比喻其对知音的深情厚意。

《寄赠刘翰怡京卿承干》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受到后人的喜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读者在欣赏这首经典之作时,不仅能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感情,也能从中领悟到人际交往中的真诚与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