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访友

论文思素友,缓步到芳洲。
莺啭烟中柳,人登竹里楼。
春山如画霭,夜雨似琴幽。
不独忘归去,兼忘杞国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村访友》是清代王松创作的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感情。以下是对《山村访友》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山村访友》的作者王松,字不凋,号王四十郎,是清代江苏太仓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但更多细节不详。
  2. 诗歌原文:《山村访友》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论文思素友,缓步到芳洲。莺啭烟中柳,人登竹里楼。春山如画霭,夜雨似琴幽。不独忘归去,兼忘杞国忧。
  3. 艺术特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其朴素自然的描绘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春天山水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
  4. 文化价值: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山村访友》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表现。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朋友来说,《山村访友》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体验。通过深入探讨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山村访友》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独特之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