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剑潭寺

自笑烟霞癖,春秋客异乡。
随身双蜡屐,呈佛一奚囊。
临水山如笑,栖云石亦香。
不愁归日缓,正值菊花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题剑潭寺》是清朝诗人王松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王松,字荫三,号子乔,是清代江苏太仓人。他除了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擅长画兰竹,精于音律,并有《寿竹居琴谱》和《子乔随笔》等作品传世。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诗歌原文
    自笑烟霞癖,春秋客异乡。
    随身双蜡屐,呈佛一奚囊。
    临水山如笑,栖云石亦香。
    不愁归日缓,正值菊花觞。
  3. 诗歌赏析:《留题剑潭寺》以其简洁明了的文辞和深刻的意境吸引了众多读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剑潭寺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笑烟霞癖,春秋客异乡”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接着,“随身双蜡屐,呈佛一奚囊”展现了诗人携带简单的行囊,准备游览寺庙的轻松心情,而“临水山如笑,栖云石亦香”则形象地传达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平和。最后两句“不愁归日缓,正值菊花觞”则流露出诗人在欣赏完美景后,期待与友人共饮菊花酒的愉悦情绪。

《留题剑潭寺》不仅体现了王松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这首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