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康成在,干戈苦未休。
离情分一水,别恨满孤舟。
入梦怜衰老,阂心定去留。
思君今夕泪,随梦向东流。
寄怀郑香谷主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松是清代的诗人,并非宋代,其作品《寄怀郑香谷主政》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关怀与不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创作背景:《寄怀郑香谷主政》的创作背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王松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与郑香谷主政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在那个时代,国家动荡,战乱频发,诗人与郑香谷主政之间的交流或许充满了政治色彩和个人情感的双重性。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际遇使得王松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内容:《寄怀郑香谷主政》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水韵。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闻说康成在,干戈苦未休”一句,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持续的担忧,以及对友人安危的挂念。同时,“入梦怜衰老,阂心定去留”等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离愁别绪的同情与理解。
艺术特色:《寄怀郑香谷主政》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情感的真挚与细腻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离情分一水,别恨满孤舟”,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入梦怜衰老,阂心定去留”,也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寄怀郑香谷主政》不仅体现了王松作为清代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