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长夜薄病,短梦频回,窗月邻鸡,清寒入骨,用东坡病起韵

睡乡安稳夜如年,灯乳缀花妍。
虚堂漏定吟魂悄,枕函静、思落谁边。
罗幕徘徊,纹疏皎洁,应是月轮圆。
薄寒依约上屏山,尘梦淡于烟。
老怀不耐鸡声恶,尽长路、鞭影争先。
为报邻钟,暂时休打,容我五更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丛花·长夜薄病,短梦频回,窗月邻鸡,清寒入骨,用东坡病起韵》是清代王鹏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苏轼“病起”为韵,表达了作者在长夜里的孤独与清寒。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鹏运,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了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状态的思考。王鹏运的词作中常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深的哀愁,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善于捕捉和传达生活中的微妙情感。
  1. 诗词原文
    睡乡安稳夜如年,灯乳缀花妍。虚堂漏定吟魂悄,枕函静、思落谁边。

  2. 诗中意象

  • 长夜:象征着无尽的夜晚,暗指作者在漫长的夜晚里感到孤独和冷清。
  • 短梦频回:表示在漫长而难眠的夜晚中,梦境频繁出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 窗月邻鸡:窗外的月亮和邻家的鸡叫声,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但同时也让孤独感更加浓厚。
  • 清寒入骨:形容寒冷刺骨的感觉,反映了作者感受到的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透露出自身的凄凉和无助。
  • 用东坡病起韵:这是苏轼的一种写作习惯或风格,意味着这首诗模仿苏轼的风格创作。
  1. 诗词鉴赏
  •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长夜难眠的场景,其中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诗中的“长夜”、“短梦”、“清寒”等词语,不仅营造了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还深刻地刻画了作者的情感状态。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尤其是“清寒入骨”,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述,更是对人生苦楚的一种隐喻,使人不禁沉思。

王鹏运的《一丛花》通过对长夜、梦回、月色、鸡鸣等意象的巧妙组合,展现了一个充满孤独与寂寞的夜晚。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