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僧寮同戚缓耳守岁兼柬杜于皇

旧国当除夕,炉香对酒僧。
波残江海夜,劫尽古今灯。
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乘。
阳春迎楚客,椒颂祝良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下僧寮同戚缓耳守岁兼柬杜于皇》是一首出自清代诗人王龙文的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王龙文,字叔章,号西园,清代著名诗人,与袁枚、赵翼并称“清初三大家”。他在诗歌创作上造诣深厚,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2. 诗词原文
    旧国当除夕,炉香对酒僧。
    波残江海夜,劫尽古今灯。
    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乘。
    阳春迎楚客,椒颂祝良朋。

  3. 诗意解析

  • 旧国当除夕,炉香对酒僧: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与僧人共度时光的情景,通过炉香和对酒,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波残江海夜,劫尽古今灯:描述了除夕之夜江海波涛渐平,古今灯具相继熄灭的景象,寓意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
  • 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乘:这里的“改岁”指新年的到来,意味着新的一年会带来新的希望和计划;而“诸天转一乘”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的境界,暗示着人们应超越世俗的忧虑,寻求精神上的提升。
  • 阳春迎楚客,椒颂祝良朋:这里的“阳春”指的是春天的温暖,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和新生活的美好;而“椒颂”则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 语言精炼:王龙文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精细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
  1. 文化价值
  • 传承文学:这首诗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承载了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追求,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 反映时代:诗中的“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乘”等句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哲学的关注,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人心态。

王龙文的《白下僧寮同戚缓耳守岁兼柬杜于皇》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还体现了他对友情和理想的珍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