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狮子峰

夜寒不可寐,始觉衣衾单。
松涛搅天风,万窍鸣哀湍。
萧摵聒两耳,神耸清肺肝。
呼僧问所以,秉烛话更阑。
拔地数千仞,离天尺五看。
星斗夜可摘,六月生昼寒。
飞尘不能到,猿猱藉以安。
信是神仙宅,吾嗟卜筑难。
何时舍妻子,于此恣盘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狮子峰》是清朝诗人王麟昌创作的古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宿于狮子峰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麟昌,字子章,一字元吉,江苏无锡人。他是清康熙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2. 原文节选
    夜寒不可寐,
    始觉衣衾单。
    松涛搅天风,
    万窍鸣哀湍。
    萧摵聒两耳,
    神耸清肺肝。
    呼僧问所以,
    秉烛话更阑。
    拔地数千仞,
    离天尺五看。
  3. 作品背景与写作意图
  • 背景概述:《夜宿狮子峰》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文化发展迅速,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承载着时代的精神和情感。
  • 主题思想:诗中的“拔地数千仞,离天尺五看”表达了作者面对自然之景时的感受和心境,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1. 语言特点
  • 用词精炼:王麟昌在《夜宿狮子峰》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词汇来形容夜晚的景象,如“拔地数千仞”,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
  • 意象丰富:诗中的“松涛搅天风”等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山林的宁静与神秘。
  1. 艺术成就
  • 情景交融:王麟昌在《夜宿狮子峰》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融合在一起,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表达。
  • 韵律和谐:整首诗的押韵工整,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夜宿狮子峰》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篇展示了王麟昌深厚文学功底和高超艺术技巧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