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诗为后翁作

杜鹃催归我不听,布谷催耕君不辞。
朝来忽听布谷语,为君演作归田诗。
归田路出青门道,高柳半天青若扫。
杏花开落菖叶齐,江北江南插秧早。
君家旧业剡溪边,十年作宦殊可怜。
栖栖食禄难称意,收身还种南山田。
南山芜秽理初毕,半种香粳半种秫。
烹葵煮笋饷东皋。
朝看村童驱犊出,暮看田叟荷锄还。
暮暮朝朝十亩间,课雨量晴聚邻里。
黄鸡白酒开心颜,不稼不穑风所刺。
吾独何为久淹滞,篝车自笑愿空奢。
珠桂人言居不易,君今归田弗复疑。
千载沮溺遥相期,我亦行寻耦耕侣,逝将与国充耘耔。
布谷布谷弗尔欺,杜鹃会有催归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田诗为后翁作》是清代诗人王霖创作的一首古诗,以表达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创作背景:《归田诗为后翁作》是清朝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王霖通过这首诗向其朋友或亲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2. 文学特色:《归田诗为后翁作》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诗中杜鹃、布谷鸟的叫声,以及青门道旁高柳的景象,都生动地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
  3. 艺术价值:《归田诗为后翁作》不仅是王霖个人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清中期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生活的普遍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

《归田诗为后翁作》作为王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趣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