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过羊叔子故里

路指前途,汶水之南,太傅江乡。
羡戈戟临戎,轻裘妆束,旌旗领队,绶带飘飏。
谈笑兵符,风流将术,卓识谁能与抗行。
还回想、想东吴信压,西晋功扬。
偶来此地堪伤。
想盖世才华百战场。
剩麦穗千畦,实垂宿雨,枣林万树,花发新香。
鸠里尝存,残碑可读,挥泪何须上岘冈。
而今事、■推贤已矣,更谬青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过羊叔子故里》是清朝著名诗人王贞仪的作品,其原文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沁园春·过羊叔子故里》创作于清朝,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英雄主义色彩的诗词。王贞仪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羊叔子这位历史上的英雄形象。
  2. 艺术形式:词牌名为沁园春,这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是一种特定的格式,用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词通过这种格式,将作者对羊叔子故里的怀念和赞美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文学价值:王贞仪作为清代的杰出派诗人,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在今天仍被广泛传颂。通过对《沁园春·过羊叔子故里》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贞仪的文学才华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定位。
  4. 情感表达:《沁园春·过羊叔子故里》表达了作者对羊叔子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厚感情。羊叔子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人格深受后人尊敬。诗中对羊叔子英勇的形象进行了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5. 文化内涵:《沁园春·过羊叔子故里》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英雄的诗词,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羊叔子故里的描述,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英雄事迹的传承与敬仰。
  6. 鉴赏价值:对于现代人而言,《沁园春·过羊叔子故里》不仅是了解古代历史的窗口,也是学习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通过品鉴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历史,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沁园春·过羊叔子故里》不仅是一首赞美英雄的诗词,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远的艺术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