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径低迷画阁,萍池倒映红阑。
石榴一朵照香鬟。
眼波生细缬,眉月锁轻弯。
展卷乍临乌儿,拂尘旋试麋丸。
戏搴蕉叶代鱼笺。
玉纤书格美,雪腕钏光寒。
临江仙七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七首(其一)》是清代诗人王时翔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柳径低迷画阁,萍池倒映红阑。石榴一朵照香鬟。眼波生细缬,眉月锁轻弯。展卷乍临乌儿,拂尘旋试麋丸。戏搴蕉叶代鱼笺。玉纤书格美,雪腕钏光寒。作者简介:
王时翔(清),字子瞻,号秋史,晚号紫阳老人,浙江仁和人。他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作品广泛流传于世,其风格以清丽为主,兼有俊逸之气。他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紧密相连,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诗歌赏析:
王时翔的这首诗作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传达出一种静谧、优雅的氛围。”柳径低迷画阁,萍池倒映红阑”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春日里柳树低垂、画阁楼阁的景象,同时通过“红阑”二字,增添了几分生动的色彩。接下来的”石榴一朵照香鬟”则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石榴花的美丽,以及它带给人的愉悦感觉。艺术特色:
王时翔在《临江仙七首(其一)》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意境和深度。诗中的”眼波生细缬,眉月锁轻弯”等句,不仅描述了人物的情感,也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感悟。整体而言,该诗以其优美的语言、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历史文化背景:
在探讨王时翔的诗歌及其历史地位时,还需要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普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个人修养与情感表达的和谐统一。王时翔的这首《临江仙七首(其一)》,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体现了清代文人的风雅情怀和艺术追求。
王时翔的《临江仙七首(其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成为研究清代文化、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文献。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值得一读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