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辰二首 其一 (乙丑)

麋烂糕团足解饥,无容谶语讨邻儿。
今年改号新民国,自愧无才撰颂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辰二首 其一 (乙丑)》是清朝的王季珠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作品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首诗:

  1. 诗作原文
    元辰二首(壬子存草) 其一 (乙丑)
    麋烂糕团足解饥,无容谶语讨邻儿。今年改号新民国,自愧无才撰颂词。

  2. 作者简介:王季珠是清代的一位文人,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的情感世界。

  3. 诗作鉴赏

  • 主题思想:《元辰二首》是一组以“元辰”为主题的作品,其中第一首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社会和个体处境的反思。诗中“无容谶语讨邻儿”意味着诗人不迎合世俗、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 艺术手法: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革的敏感度和个人情感的矛盾性。如“今年改号新民国”反映了诗人对新纪元的期待与不安,而“自愧无才撰颂词”则流露出诗人自知之明和谦逊。
  1. 创作背景:王季珠的这首诗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和文化转型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往往面临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文化认同的困惑。

王季珠的这首《元辰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历史文献。它不仅记录了诗人的个人生活体验和情感历程,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历史背景。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语境中的深远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