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梦起

宝帐垂垂春梦足,铜壶漏尽金鸾。
梦中消息去漫漫。
心情无那,比似越梅酸。
春事料量归欲去,闲愁酒病多般。
碧城十二曲阑干。
游仙枕上,枉自写齐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士禛创作的《临江仙·梦起》是一首描绘梦境与现实交融的词作

这首词以“梦起”为题,通过对梦中所见、所感和所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既虚幻又真实的复杂情感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创作背景:《临江仙·梦起》的创作时间及作者身份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它出自清代诗人王士禛之手,王士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康熙皇帝的密友。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深刻的政治隐喻和个人感慨,这使得《临江仙·梦起》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词,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政治意味。
  2. 艺术特色:《临江仙·梦起》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上。词中通过“春事料量归欲去”等句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境之中。这种虚实相生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使得作品更加耐人寻味。同时,词中的意象丰富,如“宝帐垂垂”、“铜壶漏尽金鸾”等,都极具画面感,能够引起读者的视觉联想。
  3. 主题思想:《临江仙·梦起》的主题主要围绕着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情感波动展开。词中的主角在梦中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醒来却感到孤独和失落,这种心境的变化反映了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时的无奈和惆怅。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讨,王士禛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还可能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现状或特定政治环境的批判。

《临江仙·梦起》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主题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王士禛通过这首词向读者展示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以及对人生经历中美好与痛苦并存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