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其三 春闺

宝马流苏上洛津。
玉人相见宋家邻。
重重屈戌掩残春。
檀晕乍消星的浅,眉痕初淡月棱新。
帘衣如縠映横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纱 其三 春闺》是清代王士禛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 宝马流苏上洛津:描述了一辆装饰华丽的车马在洛河边行驶的生动画面。
  • 玉人相见宋家邻:描绘了一个穿着华丽服饰的美人,与邻居男子相见的情景。
  • 重重屈戌掩残春:通过“重重屈戌”这个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即将结束的惋惜之情。
  • 檀晕乍消星的浅:形容美人脸上淡淡的胭脂色,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般。
  • 眉痕初淡月棱新:通过描述眉毛和眼神的变化,传达了女子的娇美和羞涩。
  • 帘衣如縠映横陈:以轻纱般的帘衣,反射出斜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期:这首诗作于康熙年间,当时王士禛正处于他的文学创作高峰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作者生平: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江苏扬州人,清朝著名词人、学者。他的作品以其清丽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及词的创作。
  • 文学成就:王士禛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词集《渔洋诗话》更是成为研究王士禛及其同时代诗人的重要资料。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情感色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怀。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檀晕乍消星的浅”和“眉痕初淡月棱新”,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外在美和内心世界。
  • 语言风格:王士禛的语言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诗意。

《浣溪纱 其三 春闺》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象的古典诗词,更是一部蕴含着深情与哲思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展现了一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追求。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朋友来说,这首词无疑是了解清代文人生活与艺术风貌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