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桥与周澹园》是清代诗人王又旦创作的一首古诗。
王又旦,字幼华,号黄湄,是清朝的杰出派诗人。《招隐桥与周澹园》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深邃的思想内涵,以及优美的语言艺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诗歌原文:
下马玩密绿,山静闻激湍。
与子坐石桥,风入青琅玕。
是时望鹤鸣,峰名亏蔽松林端。
初日上左蠡,气势高且寒。
古人耻束带,鸿毛视一官。
遗徽传今古,慷慨诚为难。
吾谓守不固,一出良足叹。
故里有名胜,何事他盘桓。
金庭郁参差,云气张绡纨。
他年著书毕,直去骖青鸾。
- 诗歌注释:
- 下马玩密绿:停下马来享受茂密的绿色植被。
- 山静闻激湍:山间安静下来,可以听到激流的声音。
- 与子坐石桥:和你一同坐在石头桥上。
- 风入青琅玕:风吹过青琅玕般的石头。
- 是时望鹤鸣,峰名亏蔽松林端:这时望着鹤在山峰上飞翔,峰名被松树遮挡。
- 初日上左蠡,气势高且寒:初升的太阳照在左蠡上,显得格外高远且寒冷。
- 古人耻束带,鸿毛视一官:古人们不屑于佩戴束腰带,认为像鸿毛一样轻的物质都可以被视为官员身份。
- 遗徽传今古,慷慨诚为难:遗留下来的美德能够流传至今,真是难以做到。
- 吾谓守不固,一出良足叹:我认为守卫不坚固,一旦出事就会非常值得叹息。
- 故里有名胜,何事他盘桓:这里有什么名胜古迹,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徘徊呢?
- 金庭郁参差,云气张绡纨:金光闪闪的庭院里,云雾缭绕如绢帛一般飘散。
- 他年著书毕,直去骖青鸾:将来完成了著作就直飞去骖驾青鸾。
- 诗歌背景:
虽然《招隐桥与周澹园》的具体创作背景无从得知,但从王又旦的人生经历来看,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对于生活、自然以及理想追求的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国学素养和高尚的情操。作为一名进士出身的诗人,王又旦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曾积极参与地方治理,致力于改善民生。这种从政的经历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中蕴含了更多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这首诗不仅是王又旦个人情感和志向的抒发,更是其社会理想和道德观的体现。
王又旦的《招隐桥与周澹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还是一部反映作者对生活理解以及对社会责任担当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窥见王又旦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