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冯玉如月夜听箫图

酒醒夜凄清。
何处箫声。
被风吹断又零星。
知有几多愁思在,诉不分明。
想得薄寒生。
露湿帘旌。
沉吟还自绕阶行。
依约碧桃花底影,斜月三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冯玉如月夜听箫图》是清代王倩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月夜听箫图景,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浪淘沙·冯玉如月夜听箫图》是清代诗人王倩所作,体现了当时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而深远的夜晚,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波动。
  2. 词作鉴赏:词中的“酒醒夜凄清。何处箫声。”表达了词人在深夜醒来后的寂寞与清冷,以及难以言传的忧愁。“被风吹断又零星”则形象地描绘了箫声随夜风飘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美。
  3. 艺术特色:冯玉如的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美感。此外,该词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能够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
  4. 文学影响:作为清代的诗词作品,《浪淘沙·冯玉如月夜听箫图》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清代诗词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了解当时文人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词中的许多句子至今仍被后人引用和传颂。

王倩的《浪淘沙·冯玉如月夜听箫图》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作品,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