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有达人,矜式盛当世。
高名传儒林,雄姿轶文艺。
伟哉鲤庭承,美矣凤毛济。
讲幄县润州,经术备边笥。
嵽嵲金山峰,飞楼丹刻丽。
裘带时来游,手泽忆兹地。
仰止和从贤,渊源去日思。
画几临清波,雕笾荐芗糒。
神迎花塔前,位设锦函次。
风流江水长,雅道望不坠。
古者隆祀典,功德议勿替。
岘首一片碑,犹堕居民泪。
得权行所求,尸祝指近事。
无情徒张皇,山川讵维系。
畸杰悲遇穷,占毕耻事细。
浪迹栖何常,没身感其类。
远闻称美谈,近切向往志。
微论豪素闲,聊与雪鸿寄。
儒林汪先生校书金山精法楼京口士人祀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儒林汪先生校书金山精法楼京口士人祀之”是一句描述古代文学和历史事件的话语。它涉及到的是中国明代时期,在金山精法楼上祭祀一位名叫汪先生的学者。
汪先生是明朝的文人,他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他曾经参与校勘、整理了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和《论语》。他的工作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山精法楼位于现在的江苏镇江市。这座楼是为了纪念汪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崇高品德而建立的。京口士人指的是居住在今天的江苏镇江地区的文人。他们为了表达对汪先生的敬仰,特地修建了这座楼,并在其中供奉了他的塑像。
这句话告诉我们,汪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有道德品质的学者。他的贡献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人物的精神遗产,传承他们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