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鹄营巢为大风所摧

毛羽日摧残,营巢力正殚。
未遑三窟许,难得一枝安。
旅食秋风倦,孤鸣夜月寒。
鹪鹩应笑尔,绕树意盘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老鹄营巢为大风所摧》是清代牛焘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与创作背景:牛焘,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有《寄秋轩稿》。他曾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咸、同之乱时,牛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他的这首诗作体现了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
  1. 诗词原文
  • 诗篇原意:《老鹄营巢为大风所摧》表达了一只老鹊在风灾中营巢失败的情景,描绘了它毛羽日渐受损、营巢力尽、秋风中旅食、夜月下孤鸣等细节,最终以鹪鹩笑之,盘旋树间结束全诗,寓意深远。
  1. 主题思想
  • 自然与生命的哲理:诗中的老鹄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自然力量的强大。通过对老鹄的描写,诗人传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1. 艺术手法
  • 细腻描绘:牛焘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一只老鹊在大风中挣扎的形象描绘得入木三分。通过对其羽毛日摧残、营巢力正殚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老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辛酸。
  • 对比衬托:诗中通过与鹪鹩的比较,突出了老鹄的处境。鹪鹩在树上盘旋,似乎在嘲笑老鹄的困境,这种对比衬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老鹄的孤独和无奈。

《老鹄营巢为大风所摧》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景象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老鹄命运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界生命力量的敬畏。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牛焘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