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边诗九首 其三 宣府

万全八驿接神京,上谷千年汉将营。
地险旌旗藏杀气,山盘鼓角壮军声。
边歌竟日来红石,铁骑中宵度赤城。
谁识兴宁残废后,漠南无计援开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旧边诗九首》中的“宣府”指的是清代诗人方还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生动描绘边疆景象和深刻反映边塞将士的生活而著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万全八驿接神京,上谷千年汉将营。
    地险旌旗藏杀气,山盘鼓角壮军声。
    边歌竟日来红石,铁骑中宵度赤城。
    谁识兴宁残废后,漠南无计援开平。

  2. 诗作解析

  • 万全八驿:这一句表达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即万全八驿站连接着神京(北京),象征着军事上的联系和支持。
  • 上谷千年汉将营:此句强调了历史传承,上谷地区是汉代将领的驻地,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古代英雄的纪念。
  • 地险旌旗藏杀气:描述地理环境的危险与紧张氛围,旗帜在险峻的地形中显得更加突出。
  • 山盘鼓角壮军声:通过“山盘”和“鼓角”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军队在山地中的威武与雄壮。
  • 边歌竟日来红石:这里的“红石”可能是指红色的石头或是以红色为标志的地名,边歌则反映了边疆的风情和生活。
  • 铁骑中宵度赤城:铁骑夜行的描述,不仅展示了骑兵的速度,也体现了夜晚边疆的静谧与神秘。
  • 谁识兴宁残废后:这句表达了对过去英雄的怀念,同时也暗含对现状的感慨,可能是对某个历史人物或情境的回忆和感叹。
  • 漠南无计援开平:最后一句可能是对未来的忧虑或无奈,表达了在漠南边境没有有效援助的情况下,难以支持开平城的困境。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边疆的描绘,诗人反映了边塞将士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 诗歌的语言精炼而有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边疆的严酷和士兵的英勇。

《旧边诗九首·其三·宣府》不仅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和人性深刻的思考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典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