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曲

蜀锦机长越罗短,绣出鸳鸯春水暖。
姊妹绮年俱遣嫁,空闺寂处兰膏卸。
女贞择对师孟光,依然操作纫兰攘。
藏有天孙五色线,鲜明巧夺云锦章,愿缝尧衣与舜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蜀锦曲》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方式济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对古代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下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蜀锦曲》的作者是清朝人方式济,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清词往往以其细腻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而著称。
  2. 作品原文:诗的原文如下:“蜀锦机长越罗短,绣出鸳鸯春水暖。姊妹绮年俱遣嫁,空闺寂处兰膏卸。”这些诗句描绘了一幅画面,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细节,如蜀锦机上织出的图案,以及女子们在春天里被遣嫁的情景。
  3. 主题内容:《蜀锦曲》主要通过描写女子们的婚姻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诗中的“女贞”指的是那些选择伴侣如同师孟光般贤良的人,而“依然操作纫兰攘”则是对那些坚守本分、勤劳持家的女性形象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女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艺术特色:《蜀锦曲》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它不仅具有唐代诗歌的古朴典雅,同时也融入了清代诗词的特点,如语言的精炼、意象的生动等。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5. 历史文化价值:《蜀锦曲》不仅作为一首诗歌存在,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在当时社会的意义,都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妇女问题的重要资料。同时,它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人文思想。
  6. 后世影响:《蜀锦曲》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在当代,这首诗也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对象。

《蜀锦曲》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具体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