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

儿时负剑屡登堂,二老谈经听座旁。
岁谶龙蛇同洒泪,墓园松柏几经霜。
蛛尘依旧元亭寂,丝竹无闻鲁国荒。
不见小同传郑学,清明时节总凄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描述作者对已故友人汪梅村墓所在地牛首山的询问和未能亲自拜访的遗憾之情的诗。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张维屏的作品《江上值雨》。

让我们了解一下背景信息:光绪丙午年,指的是清朝光绪帝在位期间的1906年,而“三月至金陵”指的是作者从上海出发到达南京的时间。“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汪梅村是作者的朋友,他的故宅位于今南京市栖霞区牛首山一带。“询知墓在牛首山”,表明作者通过某种方式了解到了汪梅村的墓地位置。但最终,“欲谒未果惘然有赋”,尽管作者很想拜访并表达敬意,但由于某些原因(可能是天气或地理限制)未能实现这一愿望,因而感到失望和困惑。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哀伤和失落。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对友人墓地位置的探询以及未能成行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去世的哀悼。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江上值雨》这首作品展现了张维屏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