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无文禅师 原韵

临济薪传磨镜台,祖庭无恙未曾隤。
真风浩荡坤乾动,三学精勤岁月催。
向上玄诠堪砥砺,无多直指见崔嵬。
秋容觌面成相契,好待他时优钵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巨赞的《和无文禅师原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禅宗意境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对自然法则、人生智慧和修行境界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临济薪传磨镜台,祖庭无恙未曾隤。真风浩荡坤乾动,三学精勤岁月催。向上玄诠堪砥砺,无多直指见崔嵬。秋容觌面成相契,好待他时优钵开。
  2. 诗歌解析
  •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述临济禅宗的历史传承、自然法则和修行境界,展示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及其对自然的感悟。
  • 意象分析:诗句中“临济薪传磨镜台”暗示禅宗的传承和发展,以及通过实践来领悟真理的过程。“祖庭无恙未曾隤”则表现了对祖师教诲的虔诚和对传统的尊重。“真风浩荡坤乾动”描绘了自然法则的力量,而“三学精勤岁月催”则指出通过学习和修行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
  • 语言风格:全诗用词简练而富有力量,如“无多直指见崔嵬”等句,体现了禅宗的直接性和深邃性。
  1. 作者巨赞
  • 巨赞,原名潘楚桐,后改名传成,字琴朴,号东外贯庄人。他曾在上海大厦大学学习,曾任金童小学校长,后出家杭州灵隐寺,法名传成,后改名为巨赞。在南京、重庆、厦门等地佛学院学习并任教,曾任广西、桂林月牙山寺主持。
  1. 历史背景
  • 《和无文禅师原韵》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变革,同时文化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禅宗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柱,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巨赞作为一位深受影响的学者和僧侣,其作品《和无文禅师原韵》便是这一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意象运用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上。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如“真风浩荡坤乾动”),诗人表达了对宇宙法则的理解和尊重;通过禅宗修行的描绘(如“三学精勤岁月催”),展现了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艰辛与奋斗。
  • 整体上,《和无文禅师原韵》不仅仅是一首赞美禅宗修行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禅宗思想的阐述和对自然法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和无文禅师原韵》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文化意义的诗作,同时也是一部展现诗人巨赞深厚文学造诣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中的美学价值,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自然和精神修行的重要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