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姚燮诗 其四

盛夏百族茂,之子含清秋。
途穷室家远,得归其何求?
言驾山无车,欲济河无舟。
奋飞无两翼,卧梦家山陬。
黄金驰道路,百骑如云浮。
之子堕天末,心归身苦留。
一官蹇我足,八口增烦忧。
爱君莫能辅,赠君双涕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姚燮诗 其四》是清朝时期孔继鑅的作品

《赠别姚燮诗 其四》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命运和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赠别姚燮诗 其四》以“盛夏百族茂,之子含清秋”起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友人才华横溢、清新脱俗性格的象征。接着,诗句中“途穷室家远,得归其何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担忧和对其归宿的渴望。这种担忧和渴望,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在人生旅途中的迷茫和不安。

“言驾山无车,欲济河无舟”,通过比喻的方式,揭示了诗人在面临人生困境时所感受到的无助和孤独。这种无助和孤独,既是对诗人个人境遇的写照,也是对整个人生旅途中人们共同体验的反映。而“心归身苦留”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

《赠别姚燮诗 其四》还通过对山川、江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其中,“黄金驰道路,百骑如云浮”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而“异年巡海来,觅我壶山陬”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可能遭遇的艰难险阻的关切和忧虑。

《赠别姚燮诗 其四》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关于友情、命运和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探索。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