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桃花   春闺

雕梁彩燕睆窗纱。
人似卢家。
眉拭翠,脸匀霞。
时样不争差。
起看帘日初斜。
睡未足、痕生鬓鸦。
刘郎归梦殢天涯,怨桃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怨桃花•春闺》是近现代末当代初诗人饶宗颐所作的诗作。该诗作创作于20世纪,反映了当时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变迁及其个人情感体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中国著名国学家,生于广东省潮安县,是潮州知名学者、工商金融界名流饶锷之长子。饶宗颐少年时期便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常常在天啸楼中饱览群书,成为一代文豪。
  1. 诗歌原文:《怨桃花·春闺》:
  • 雕梁彩燕睆窗纱。人似卢家。眉拭翠,脸匀霞。时样不争差。起看帘日初斜。睡未足、痕生鬓鸦。刘郎归梦殢天涯,怨桃花。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黄昏景象,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
  1. 文学价值
  • 作为清代诗人丁澎的作品,《怨桃花·春闺》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还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人物内心的抒发,都展现了清代诗词的特色。

《怨桃花·春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