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水沉熏透。
蛱蝶趁花风瘦。
整整复斜斜,淡墨妙于浓绣。
生就。
生就。
摇曳一痕红咮。
如梦令 题画兰裙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如梦令 题画兰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月夜里轻解罗裙、为花剪枝的场景,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作者与背景: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词风豪放激昂,但也有一些柔情婉约的作品。这首词作于他退隐期间,可能是在一次赏花、赏景、赏人的活动中所作。
词意解析:词的上阕写女子在月下剪枝的情景。“如梦”二字用得非常妙,仿佛将女子的心事比作一场梦境,既浪漫又含蓄。“夜静”一词渲染了月夜的宁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幽雅。“花前”则暗示了女子与花的关系,可能是指女子在花丛中劳作,或者是在花前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玉容”一词形容女子的美貌,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娇羞。
下阕描写:下阕主要描述了女子为花剪枝的动作以及她的心情变化。从“笑”字可以看出,女子内心充满了快乐与满足。“心期”一词表达了她对未来的期待,可能是指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翠钿”一词则指女子佩戴的饰品,也暗示了她的年轻与美丽。
词风特色:辛弃疾的词作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但这首词却显得柔情脉脉,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月光、花影、剪枝等元素,将一个美好的夜晚和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艺术手法:此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意象、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同时,通过对比(如将女子与月亮、花朵进行对比),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文化意义:这首词反映了宋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仅展示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风俗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