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送子德归关中

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燕山一别八年馀,再裹行幐来九陌。
君才如海不可量,奇正纵横势莫当。
弹筝叩缶坐太息,岂可日月无弦望。
为我一曲歌伊凉,挈十一州归大唐。
奇材剑客今岂绝,奈此举目都茫茫。
蓟门朝士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
生女须教出塞妆,生男要学鲜卑语。
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
自从烽火照桑干,不敢宫前问禾黍。
子行西还渡蒲津,正喜秋气高嶙峋。
华山有地堪作屋,相与结伴除荆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是明代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思想内涵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被后人尊称为“亭林先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反对宦官权贵的“复社”活动,到积极参与抗清起义,他始终以一介书生的身份,投身于国家和民族的危难之中。其思想主张与实践行动,为后来的文人树立了典范。
  1. 诗词原文
  • 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燕山一别八年馀,再裹行幐来九陌。
  • 君才如海不可量,奇正纵横势莫当。弹筝叩缶坐太息,岂可日月无弦望。
  • 为我一曲歌伊凉,挈十一州归大唐。奇材剑客今岂绝,奈此举目都茫茫。
  • 蓟门朝士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生女须教出塞妆,生男要学鲜卑语。
  • 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自从烽火照桑乾,不敢宫前问禾黍。
  • 子行西还渡蒲津,正喜秋气高嶙峋。华山有地堪作屋,相与结伴除荆榛。
  1. 主题解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离去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和人生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顾炎武作为一位文人的才情和胸怀,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