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弟纾及友人江南 其三

自昔遘难初,城邑遭屠割。
几同赵卒坑,独此一人活。
既偷须臾生,讵敢辞播越。
十年四五迁,今复客天末。
田园已侵并,书卷亦剽夺。
尚虞陷微文,雉罗不自脱。
却喜对山川,壮怀稍开豁。
秉心在忠信,持身类迂阔。
朋友多相怜,此志贯穷达。
虽邻河伯居,未肯求呴沫。
出国每徒行,花时犹衣褐。
以此报知交,无为久恻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 其三》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所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的“开山始祖”。
  1. 诗歌原文
    自昔遘难初,城邑遭屠割。几同赵卒坑,独此一人活。既偷须臾生,讵敢辞播越。十年四五迁,今复客天末。既园已侵并,书卷亦剽夺。尚虞陷微文,雉罗不自脱。却喜对山川,壮怀稍开豁。秉心在忠信,持身类迂阔。

  2. 诗歌解析

  •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末乱世之际,作者身处战乱之中,目睹了无数百姓和士人的悲剧命运。
  • 情感表达: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坚强,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悯与愤懑。
  • 艺术特色:顾炎武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浓缩其中,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历史沧桑、抒发个人感慨的诗歌,更是顾炎武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学者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坚韧与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