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

异地逢冬节,同人会韭溪。
苍凉悲一别,廓落想孤栖。
刻烛初分韵,抽毫亦共题。
雪装吴苑白,云幕越山低。
清醑传杯缓,哀弦入坐凄。
词堪争日月,气欲吐虹霓。
写恨工苏李,摅幽剧吕嵇。
风流知不坠,肝胆幸无暌。
挂帙安牛角,担囊逐马蹄。
飘飖过东楚,浩荡遍三齐。
息足雩门下,停车汶水西。
岱宗临日观,梁父蹑云梯。
洞壑来仍异,关河去更迷。
人看秋逝雁,客唤早行鸡。
卧冷王章被,穷馀范叔绨。
梦犹经冢宅,愁不到中闺。
问字谁供酒,翻书独照藜。
雅言开竹径,佳讯发兰畦。
遗鲤情偏切,班荆意各悽。
式微君莫赋,春雨正涂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詶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是清代著名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他们共同创作经历的回忆。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顾炎武:字景初,号华阴,江苏昆山人,明代遗民,清代初期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其著作涉及经史考据、哲学和政治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 异地逢冬节,同人会韭溪。
  • 苍凉悲一别,廓落想孤栖。
  • 刻烛初分韵,抽毫亦共题。
  • 雪装吴苑白,云幕越山低。
  • 清醑传杯缓,哀弦入坐凄。
  • 词堪争日月,气欲吐虹霓。
  • 写恨工苏李,摅幽剧吕嵇。
  • 风流知不坠,肝胆幸无暌。
  1. 诗歌解析
  • 异地逢冬节,同人会韭溪。 诗人在异地重逢,与朋友们相聚于韭溪草堂,这一句描绘了聚会的场景,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
  • 苍凉悲一别,廓落想孤栖。 分别时的悲伤情绪,以及孤独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寂寞。
  • 刻烛初分韵,抽毫亦共题。 描述了与会者通过刻烛讨论诗文的情景,展现了文人雅集的热烈氛围。
  • 雪装吴苑白,云幕越山低。 使用了生动的画面和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为诗歌增添了诗意。
  • 清醑传杯缓,哀弦入坐凄。 描述了宴会中的酒水与音乐,营造出了一种沉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 词堪争日月,气欲吐虹霓。 表达了与会者对诗词艺术的极高评价和追求,也显示了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 写恨工苏李,摅幽剧吕嵇。 赞扬与会者在诗作上的成就,尤其是对前代名家作品的借鉴与创新。
  • 风流知不坠,肝胆幸无暌。 强调了友谊的长久,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也不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情感。
  1. 诗歌鉴赏
  •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赞美。通过回忆与朋友在韭溪草堂的相聚,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文化追求。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朴实真挚,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描绘手法,使得诗歌的画面感强烈,情感深沉。
  • 艺术特色: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既有对往事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 文化意义
  • 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詶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更是一次对友情、文化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