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张公子万斛园上小集各赋一物得桔槔

凿木前人制,收泉易卦称。
天机无害道,人巧合成能。
壤脉涓涓出,川流搰搰升。
入晴常作雨,当暑欲生冰。
菜甲青敷地,花容赤绕塍。
弥令幽兴剧,顿使化工增。
坐爱平畦广,行怜曲水澄。
灌园今莫笑,此地近于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邹平张公子万斛园上小集各赋一物得桔槔》是清代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和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劳动技术的了解与尊敬。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凿木前人制,
    收泉易卦称。
    天机无害道,
    人巧合成能。
    壤脉涓涓出,
    川流搰搰升。
    入晴常作雨,
    当暑欲生冰。
    菜甲青敷地,
    花容赤绕塍。
    弥令幽兴剧,
    顿使化工增。
    坐爱平畦广,
    行怜曲水澄。
    灌园今莫笑,
    此地近于陵。

  2. 诗歌内容解析

  • 开篇立意,描绘工具:”凿木前人制,收泉易卦称”,这里描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桔槔。桔槔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简单机械,最早可以追溯到前人的智慧。诗人通过对这个工具的描述,引出了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赞赏。
  • 描写自然,表达情感:”壤脉涓涓出,川流搰搰升”,通过描述土壤的细腻和水流的灵动,传达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 描绘景色,引发联想:”入晴常作雨,当暑欲生冰”,描述了在阳光明媚和炎热的夏日,桔槔能够带来如雨般的凉爽效果,增加了诗句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 刻画人物,展现情趣:”菜甲青敷地,花容赤绕塍”,通过植物的颜色描绘,展现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农田之中。
  • 抒发情感,引发共鸣:”弥令幽兴剧,顿使化工增”,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些自然美景时产生的深深感慨和愉悦情绪,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 总结感慨,展望未来:”灌园今莫笑,此地近于陵”,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一种期待,希望人们不再嘲笑这样的劳动方式,而是应该珍惜并传承这种智慧与勤劳的精神。
  1. 诗人介绍
  •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明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学者。他一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后又参加抗清起义。多次拒绝清廷荐举。其研究学问、为文作诗,都主张经世致用。他的文章,内容充实,结构严密,且文情并茂。
  1. 创作背景
  • 顾炎武生活在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顾炎武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学者和政治家,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不仅关注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农民的生活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邹平张公子万斛园上小集各赋一物得桔槔》。

《邹平张公子万斛园上小集各赋一物得桔槔》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饱含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劳作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