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传烽到法宫,罢朝辞庙亦匆匆。
御衣即有丹书字,不是当年嵇侍中。
千官 其二
介绍
《千官 其二》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作品,出自其诗作。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朝廷中的繁忙景象和人物动态,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千官 其二》中的“一旦传烽到法宫”一句,描绘了战争或紧急事件发生时朝廷上下的反应。这里的“传烽”指的是烽火信号,是古代用于传递军情的重要手段。“罢朝辞庙亦匆匆”则形象地表现了皇帝在接到紧急军情后匆忙离开祭庙的情景,反映了皇帝对于国家大事的迅速反应。这一描写不仅揭示了当时的战争背景,也体现了皇帝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责任感。
“御衣即有丹书字”这一句,通过“御衣”即皇帝的袍服,暗示皇帝在紧急时刻仍不忘处理国事,袍服上可能已经沾染了墨迹,显示出皇帝处理国事的忙碌程度。而“不是当年嵇侍中”则可能指的是某位曾担任侍中职位的历史人物,这位人物可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臣,他的出现象征着宫廷中的紧张氛围和对历史经验的依赖。
诗中的其他句子也透露出丰富的信息。例如,“金阙晓钟开万户”,描述了早晨时分,皇宫里响起了钟声,标志着新的一天开始,同时“开万户”也可能暗示着官员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国事的情景。而“玉阶仙仗拥千官”则进一步强调了朝廷的盛大场面,仙仗是指用仙术制作的兵器,用以形容队伍的威严和壮观。这里的“千官”指的是无数的朝廷官员,他们如同仙人一般,聚集在玉阶之下,共同参与重大的政治活动。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社会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清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人通过描绘朝廷中的繁忙景象和人物动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看法和态度。
《千官 其二》是一首描绘朝廷繁忙景象和人物动态的诗歌,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观察和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文献的保存,也是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