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芳绩诗 其五

门前有客跨青牛,倒屣相迎入便留。
不觉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是神洲。
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
笑指八仙皆上座,从君今日老糟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陈芳绩诗·其五》是顾炎武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欢迎之情。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文学作品涵盖了政治、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顾炎武,字景范,号日华子,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有“亭林先生”之称。他不仅在学术上成就卓越,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张经世致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诗歌原文:门前有客跨青牛,倒屣相迎入便留。不觉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是神洲。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笑指八仙皆上座,从君今日老糟丘。

  3. 诗歌解读

  • 门前有客跨青牛:此句描绘了一幅欢迎客人的画面,客人骑着青牛而来,显得神秘而尊贵。
  • 倒屣相迎入便留:诗人亲自出门迎接客人,表现出对客人深厚的友情和敬意。
  • 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是神洲:诗人感慨时间流逝,感叹人间世界与天地宇宙相比显得渺小,表达了对宇宙无限广阔与深邃的认识。
  • 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引用孔子和屈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学问追求的执着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笑指八仙皆上座,从君今日老糟丘:以八仙过海为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晚年的闲适与快乐。

《和陈芳绩诗·其五》不仅体现了顾炎武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首诗不仅是顾炎武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友情、学问、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