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学而篇 · 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介绍

《论语》中的“学而”并非直接对应某章的具体内容,而是作为整篇的篇名。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著作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句出自《学而篇》,是孔子在教导学生学习时应持之以恒、经常复习的道理,强调了学习的连续性和实践的重要性。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全书共分为二十篇,其中《学而篇》是第一篇,包括16章。该篇重点讨论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以及“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内容不仅涉及道德范畴,也反映了孔子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期望。

《学而篇》中还包含了许多其他重要的道德观点和生活智慧。例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则提醒人们要远离小圈子的狭隘关系,追求更广阔的人际关系。此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学习的乐趣和价值,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实践,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论语·学而篇·第三章》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研读《论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道德资源和人生智慧。

注解

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鲜:少的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