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镇关帝庙诗

炎祚昔云烬,操权乘闰馀。
谁知章武年,自绍高光初。
陈寿志三国,命名无乃愚。
帝魏而蜀刘,履冠尤倒诬。
卓哉子朱子,先主始特书。
以君倒其臣,顺逆亦已殊。
帝君起河东,许帝为驰驱。
委身既得正,厉节宁能渝。
帝志在春秋,大义日月如。
下视逊与蒙,腐鼠庸诛锄。
帝没今在天,宜与上帝居。
肸蚃遍高旻,腾踏云中驹。
民来厥角崩,疾痛必以呼。
矧伊历涂炭,凤死灵芝枯。
古像光照人,当日谁所抚。
王神下空立,想见风雷俱。
一庙三百霜,鲁般犹在无。
修举万心聚,义者倡其模。
行闻许许歌,烟涌金钱输。
和平足神听,降福周穷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凤镇关帝庙诗》是一首反映明代诗人顾梦麟对关帝庙的赞美和纪念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深厚情感及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同。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炎祚昔云烬,操权乘闰馀。
    谁知章武年,自绍高光初。
    陈寿志三国,命名无乃愚。

  2. 作者介绍
    顾梦麟是明朝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文人的情感。在《双凤镇关帝庙诗》中,通过描绘古庙的历史变迁和现状,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 历史背景
    该关帝庙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经历了多次修缮,现为双凤观光旅游胜地。诗中的“炎祚”和“操权”暗指了历史上的政治权力更迭,而“章武年”则可能是指某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或年份。

  4. 文化价值
    关帝庙作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建筑、雕塑等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审美情趣。

  5. 艺术特色
    顾梦麟在《双凤镇关帝庙诗》中运用简练的语言,将复杂的历史与文化元素浓缩在寥寥数语之中,使得读者能够在简短的篇幅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度。

  6. 社会影响
    此诗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传统信仰的尊重。同时,它也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双凤镇关帝庙诗》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历史的演进,承载了过去的记忆,同时也启示着未来的发展。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