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挑牙歌 其二

西方杨枝利漱盥,东国新裁牙杖短。
俱尼杨柳都相似,此物流传属谁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枝挑牙歌 其二》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巨匠杨维桢所作的一首竹枝歌词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下面将详细介绍杨维桢的生平、作品以及《杨枝挑牙歌 其二》的艺术特色:

  1. 杨维桢简介:杨维桢(1337-1370),字廷秀,号铁崖,浙江义乌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杨维桢在南宋灭亡后,曾一度出仕于元朝。然而,他对元朝的政治并不认同,最终选择了隐逸生活。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豪放,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2. 《杨枝挑牙歌 其二》原文及解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老人用银筒挑着杨柳枝叶,在水边洗濯牙齿。他喜欢柳树,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经常去江边欣赏风景。此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以及对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感。
  3. 作品特色:杨维桢的诗词创作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他在作品中融入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他也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不仅深受读者喜爱,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维桢的《杨枝挑牙歌 其二》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词,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