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 另一译法】
孔子一点也没有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论语·子罕》中的第四章“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精辟论述,其中“无己”和“无私”是核心思想。以下是对这一思想的详细介绍:
《论语·子罕》中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仅是孔子个人的道德修养准则,也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原则,人们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还能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意:同臆,猜想、猜疑。
必:必定。
固:固执己见。
我:这里指自私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