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子罕篇 · 第六章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另一译法】

太宰问子贡道:“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说:“这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又纵使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到,便道:“太宰知道我吗?我小时候穷苦,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需要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必有这么多的。”

牢说:“孔子说过,我不曾被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

介绍

《论语》中的“子罕篇第六章”是一篇重要的文献,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思想。下面将对该篇章进行详细介绍:

  1. 章节概览:《子罕篇第六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由孔子的弟子们记录而成。这一章共31章,涵盖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以及关于孔子个人的一些活动。
  2. 主要内容:在《子罕篇第六章》中,孔子被描绘为一位谦逊且务实的教育者,他并不过分强调个人的才能或地位。当被询问如何达到多才多艺时,孔子回答说:“天纵之将圣,又多能鄙事。”这表明他谦虚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并强调实际技能的重要性。
  3. 名言警句:该篇章包含许多著名的文句,如“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等。这些语句不仅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精华,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

通过深入探讨《子罕篇第六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教育理念和生活态度,还能从中汲取智慧,指导现实生活和学习工作。

注解

太宰:官名,掌握国君宫廷事务。这里的太宰,有人说是吴国的太宰伯,但不能确认。

纵:让,使,不加限量。

鄙事:卑贱的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