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庵小楼坐雨看天都峰瀑布作

崇朝澎濞雨不止,小楼蘙荟云雾里。
千流竞写白龙潭,四窗横挂天都水。
水飞石击相砯砰,龙蛇攫拿山谷鸣。
轩楹圾垃天欲漏,隐几屏息心怦怦。
薄莫解驳日车露,次第呼童戒杖屦。
始知急雨非无故,天欲老夫看瀑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桃源庵小楼坐雨看天都峰瀑布》是清代文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桃源庵小楼中,静坐欣赏天都峰瀑布的壮丽景象。

诗人以“桃源庵小楼”开篇,点明了诗歌的场景。桃源庵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的灵隐寺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小楼则可能是指桃源庵内的某个建筑,供游客休憩观赏之用。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坐观天都峰瀑布,可见其心境闲适,对美景的欣赏与享受。

诗人转向“坐雨看天都”,这一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心态和感受。坐看雨景,不仅是一种静态的观赏方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静谧与超脱。天都峰是杭州一处著名的景点,以其险峻壮观而著称。诗人坐在小楼上,通过细雨的视角,将天都峰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瀑布作”三字,既形象地描述了瀑布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瀑布飞流直下,声势浩大,与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感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时,所经历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

《桃源庵小楼坐雨看天都峰瀑布》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